無錫聯保中心某團集聚官兵智慧破解訓練難題——
“輸油作業”在桌面展開


盛夏清晨,無錫聯保中心某團輸油管線專業訓練室內,二級上士孫佳寧輕點按鈕,擺在面前的小巧設備發出低鳴聲,一場模擬輸油作業在桌面展開。
該團領導告訴記者,這組小巧設備是官兵自主研發的一套訓練教具,用於訓練不受場地、時間的限制,大幅降低了訓練成本、提升了訓練質效。
“官兵小發明登上訓練大舞台,有力推動了部隊保障能力提升。”該團領導介紹,官兵自主研發訓練教具,源於之前訓練中遇到的難題。
輸油保障調度訓練是個“系統工程”,全流程開展訓練耗時較長,而大型輸油泵站開啟、停用程序繁瑣,預熱、運行、沖洗等各環節還會消耗大量時間和資源。不僅如此,輸油調度作業需要司泵、通信等專業官兵協同配合,牽扯精力多、標准要求高,對訓練資源的佔用是該團訓練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。
為破解這一難題,該團技術骨干賈建軍主動請纓,帶領戰友廣泛搜集資料、刻苦鑽研原理,自主設計管道流程、閥門旋鈕,採取模塊化集成、等比例縮小等辦法,成功研制出一套可在桌面上模擬輸油調度作業的訓練教具。
這套教具投入使用后,該團通過試驗測試發現,輸油調度指揮培訓周期縮短了一半,有效解決了人力、資源消耗大的問題,走出一條練兵新路。
“依托這套教具,我們可以隨時自行組織模擬輸油訓練。”該團某營孫營長告訴記者,“不僅如此,這套教具油路走向清晰直觀,可展現全流程作業場景,還能靈活設置各類突發特情,也方便訓練后進行復盤分析。”
訓練教具的成功應用,激發了該團技術骨干的創新熱情。該團通過完善激勵機制、提供技術輔導和資源支持等方式,為官兵開展技術革新創造有利條件,一個個源於基層一線的“微創新”“金點子”不斷涌現。
管線集成堆垛架、線路推演識別標簽……一個個出自基層官兵之手的小發明、小創造、小革新成果亮相訓練場,為部隊輸油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。該團領導介紹,下一步,他們將結合駐訓任務實際,推動技術革新成果廣泛應用,讓革新成果更好服務練兵備戰。(鄒世勇 解放軍報記者 胡雲艷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